”傅园慧在世锦赛半决赛中失利被质疑时,傅爸爸一如既往支持鼓励女儿:“一场比赛不能说明什么,只要心中的梦想还在就会拼搏努力。
”所以很多人在喜欢傅园慧的乐观时,更羡慕她有这样能看见她所有的爸爸。
科幻作家郝景芳说:“每个孩子身体里,与生俱来都带有对自己的自豪。
家长需要做的是看见它,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一样保护起来让它发芽。
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相信,他也会学着相信自己,进而期许更好的自己。
”被看见的孩子通常能得到更多的期许,在挫折与困境中能被鼓励“别放弃,你可以!”一旦孩子体验到被信任和成功的喜悦,这种感受便能进化成他抵抗未知困境的力量,成为其精神动力。
父母要看见的是孩子的长处,而不是放大孩子的无心之错或紧抓着孩子的不足之处加以奚落。
把三个孩子都送进斯坦福大学的陈美龄认为:17岁的女孩熊翎天生失明,她6岁开始学琴,12岁拿到钢琴十级。
2013年,获得香港世界青少年“金紫荆花奖”艺术大赛最高奖。
2018年,获“李斯特纪念奖”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四川赛区选拔赛自由选曲少年组一等奖。
2019年,她作为“全国自强模范”,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表彰。
熊翎获得的这一切荣誉,离不开妈妈对她长处的“看见”。
一生下来就失明的孩子,在妈妈发现女儿对钢琴感兴趣后,便大力支持,从每一堂钢琴课到每一次比赛,妈妈都一直陪伴着孩子,给她鼓励。
正如网友所言:“这么优秀的孩子,即使眼睛看不见,未来也会是一片光明。
在人民大会堂受表彰后,熊翎好在宾馆拍照留影父母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,最应该看见孩子的需要,并给予积极回应。
香港歌星陈美龄就是这种能看见孩子需要的妈妈,她把三个儿子都送进了斯坦福大学。
她在著作《50个教育法》中提到亲子教育中最重要的理念就是,了解孩子的需要,教会孩子选择和判断。
她的大儿子,在中考结束后,想自己选择高中。
并且放弃了已经考取的排名前三的学校,选择了有骑马和野营的、排行第七的学校。
面对孩子这样的决定,换做有些父母,可能早就跳起来坚决反对,但陈美龄尊重了孩子的选择。
三个考上斯坦福的儿子各有特点,陈美龄介绍道,大儿子从小喜欢数学和科学,二儿子喜欢音乐、写作,第三个孩子则最喜欢看书。
“我会鼓励他们放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最重要的是他们开心。
陈美玲的著作武志红说:“当父母能够帮助孩子,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时,这就是爱。
”爱是对人性的看见和容纳。
他讲了这样一个案例:在生活中,最难受的莫过于有一件事,死活说不清楚,只能干着急。
所以父母教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情绪,并学会求助很重要。
我们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孩子明白“自己能解决问题时可以积极解决问题,无助时知道怎样求助他人”。
Airbnb的创始人Chesky每次见完巴菲特之后,便马上把导师那里学来的智慧复制到了整个公司。
比如,他启动了 “周日之夜系列”活动,总结一周学到的经验。
再比如说,他会通过邮件与全公司员工交流,让新雇员每礼拜参加1小时的QA会议等等。
这些都是他从巴菲特那儿“偷”来的经验。
乔布斯曾说过,做事的人和做梦的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,能不能马上开始行动。
乔布斯自己特别干的事就是,有疑问了,直接打电话给某个领域最厉害的人请教问题,根本不在乎是否被拒绝。
从小培养孩子这点很重要,这是孩子与社会链接,进而能被社会“看见”的重要一步。
知乎上有个问题说:为什么有些孩子长大后特别排斥父母。
来源: